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
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B.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
D.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液化石油气为天然气作燃料,燃烧时应减小进空气量或增大进天然气量 |
B.制造生活中的水杯、奶瓶、食物保鲜膜等,使用聚乙烯材料比聚氯乙烯更有利于健康 |
C.光导纤维导电能力很强,是一种很好的通讯材料 |
D.绿色荧光蛋白质(GFP)是高分子化合物,其水溶液有丁达尔效应 |
在a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分,一份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另一份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
A.(2b-c)/2a | B.(2b-c)/a | C.(2b-c)/3a | D.(2b-c)/6a |
取一定质量的均匀固体混合物Cu、Cu2O和CuO,将其分成两等分,取其中一份用足量的氢气还原,测得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6.40g,另一份加入500ml稀硝酸,固体恰好完全溶解,且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NO气体4.48L,则所用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3.2mol/L | B.3.6mol/L | C.4.0mol/L | D.无法判断 |
同温同压下,甲容器充满35Cl2,乙容器中充满37Cl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之比为35:37 |
B.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分子数之比为35:37 |
C.若两种气体质量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质子数之比为37:35 |
D.若两种气体体积相等,甲、乙两容器中气体所含中子数之比为9:10 |
多硫化钠Na2Sx在结构上与Na2O2,FeS2等有相似之处,Na2Sx在碱性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成NaC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量之比为1:16,则x值是()
A.5 | B.4 | C.3 | D.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