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妥协换来暂时的政治稳定。复辟初年,议会与王权的关系较为和谐,在一系列重大政策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经济政策上,复辟政府奉行重商主义,支持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这符合议会的要求。在对外政策上,双方都拥护对荷战争……然而,建立在妥协基础上的复辟解决,是不可能根除冲突的,因为它回避了冲突的根源——国家主权所属问题。复辟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训,没有从制度上对二者的权力作任何实质性调整。
材料二 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这通过三个方面的“革命解决”,即王位继承问题的解决、“宪法解决”和“财政解决”,对中央权利结构作了重大而适度的调整。
光荣革命取得了重大成功,它遏止了168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原有的君主制形式继承下来,国王继续保持了许多重要权力,……但他只能在议会广泛限制的范围内行使这种权力,一遇冲突,只要议会采取不妥协和动用财政手段,总能迫使国王屈服,国家主权的重心已无可挽回地从国王一边转移到议会一边。
材料三1640年的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的出现。马克思《资产阶级革命和反革命》
材料四法国启蒙剧作家博马舍在他的《费加罗的婚礼》中为主人公,作为贵族仆人的费加罗安排了一段自白:“因为您是大贵族,你就自以为是伟大的天才!门第、财产、爵位、高官,这一切使您多么洋洋得意!你干过什么,配有这么多享受?除去从娘胎中出来时用过一些力气之外,你还有什么了不起的?……至于我,湮没在无声无息的广大人群中,仅仅是为了生活而施展出来的学问和本领,就足够统治整个西班牙一百年还有富余,您居然想跟我来争夺果实?”
(1)材料一中,复辟政府的政策有何特点?原因何在?
(2)简要说明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经历了哪些反复斗争?发生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后形成了哪些反映“欧洲新社会”的具体政治制度?
(4)材料四种费加罗的这段自白反映了法国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路易十六读过剧本后惊呼:“这个剧本的上演就会产生危险!”,你认为他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5)使大贵族洋洋得意的“门第、财产、爵位、高官”等特权在大革命中被革命浪潮击得粉碎,代之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概括说明在法国大革命中,法国的政治体制经历了怎样的演化过程?并说明启蒙思想的两部法律性文件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32)
材料一西周“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国之大事,唯祀与戎”。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
材料二“左者,四海之内,分为万国,城虽大,无过三百丈者,人虽众,无过三千家者;今千丈之城,万家之邑相望也。”
——《战国策·赵策》
材料三“扬、平阳,西贾秦、翟,北贾仲、代。”“然邯郸亦漳,河之间都会也。北通燕南有郑卫”。“临淄亦海、岱之间一都会也。”
——《史记、货殖列传》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三,指出西周和战国时期城市的产生和功能上有何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战国城市不同于西周城市的社会原因
材料四上海中心原在上海县城,范围在南市区北部,人民路与中华路围城的圆圈里。外滩、南京路、淮海路等处,原先或为绰道,或为农田,或为浜泾,租界开辟后才繁荣起来。
时人将县城与租界的市容比较:租界马路四通,城内道途狭隘;租界异常清洁,车不扬尘,居之者几为乐土,城内有清道局,然城河之水,秽气触鼻,僻静之区,坑厕接踵,较租界,几有天壤之别。
电灯出现时,时人不明白其发光原理,亦以为取自地火,有违天意,将遭雷击,起而反对者不乏其人,观察一段时间后,见安然无恙,其优越性自不待言,有识之士起而仿效,电灯公司随之创设。
1895年,上海市成立南市马路工程局,后建立总工程局,董事由选举产生,有任期,下设户政、警政、工政等科,均与租界工部局组织类似,发布的章程有许多是从租界市政管理条例中移植的。
——论文《论上海租界的影响》
(2)根据材料四指出近代上海地区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近代上海市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材料五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老牌专栏作家赖斯顿,随同到达阔别多年的上海。他的观感是除了殖民时代的华丽建筑,上海的市政建设在他的脑海里再没有留下任何其他印象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70年代上海在赖斯顿的“脑海里再没有留下任何其它印象”的原因。
材料六上海城市经济统计表
年代 |
1978年 |
2002年 |
人口(万人) |
1098.28 |
1334.23 |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272.81 |
5408.76 |
全社会固定投资(亿元) |
27.91 |
2187.06 |
外贸出口(亿美元) |
28.93 |
320.55 |
直接利用外贸项目(个) |
0 |
3012 |
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亿元) |
4.46 |
583.49 |
材料七
图一磁悬浮列车图二世博会中国馆
(4)从1978年到2002年上海市的各项投资和生产外贸数据以及图一图二看,你能得出些什么信息?
(5)综合以上所述,分析指出城市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
——《吕氏春秋》
材料二据统计,1913年日本在华投资总额为4.9亿日元,1919年增至14亿多日元,1914年输华货值为1.6亿多日元,19919年增至14.7亿多日元。同期,美国的对华贸易额由1913年的0.35亿海关两增至1919年的1.08亿海关两,美国在华商行从136个增至309个。
材料三为什么一谈市场就说是资本主义,只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呢?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就可以利用。它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对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
——邓小平《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1987年2月)
材料四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回答:(1)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2)材料三、四包含的基本思想是什么?(6分)
(3)综合材料三、四简要说明,邓小平的言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否一致?为什么?
漫画可以形象地再现历史。观察下列关于二战时期的漫画,回答问题。图一:大象在天空中飞翔——《慕尼黑协定》换来的和平
图二:笑里藏刀——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拥抱
图三:自由女神将象征世界自由的火炬交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寓意由英美两国去传承并维护世界自由。
(1)图一、二分别讽刺了什么外交政策和事件?两幅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图三主要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对二战进程有何影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取得即便是那些在当时已经成熟而只待采集的资产阶级的胜利果实,也必须使革命远远地超出这一目的……在(罗伯斯比尔)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之后,必然接着到来一个不可避免的反动,这个反动又超出了它能继续下去的那个限度。经过多次动荡以后,新的重心终于确立了,并且成了新的出发点。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材料中“过分的革命活动”和“不可避免的反动”分别指什么?两者是否存在本质差别,为什么?
(2)结合所学简析你如何认识“这种过分的革命活动”?
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上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材料二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材料三北京大学创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l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材料四 1912年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紫癸丑学制”,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经”行列。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么?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