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自沙县抵龙溪县,值泉州军①过
韩偓②
水自潺湲日自斜,尽无鸡犬有鸣鸦。
千村万落如寒食,不见人烟空见花。
【注】①泉州军:唐末泉州的军阀部队。②韩偓(844-约923),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昭宗龙纪元年(889)进士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和兵部侍郎等职。唐亡后去福建依附闽王王审知。
(1)这首诗的二、四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分析。
(2)此诗以景写情,试简析全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题目。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杜 甫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
但见文翁①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②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
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注:①文翁:西汉庐江舒县人。曾在成都设学校,入学者免除徭役,这些措施对当地文化的发展有所促进。②滟滪:即滟滪滩,旧时是长江三峡的著名险滩。有人说颈联中的数字运用精妙传神,请任选其一,结合诗句赏析。(4分)
请对颔联所抒之情作简要赏析。(4分)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①,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②。
【注解】①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②“闻道”两句:司徒,指李光弼,他
当时任检校司徒。这首诗意蕴丰富,请概述此诗抒发的思想情感。(3分)
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技巧,请就其中一种加以鉴赏。(4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注: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司马任上。请简述“人间”一词在诗中的表达作用。
请简要赏析本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军城早秋
严武[注]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其后问题。
舟中晓望①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②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③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④标。
注:①这首《舟中晓望》,记录了诗人约在开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台山的旅况。②舳舻,一种方长船。“利涉”,出自《易经》“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显吉,宜于远航。③天台山是东南名山,石桥尤为胜迹。④“赤诚”山在天台县北,属于天台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状如云霞。标,山顶。请对颔联中的“争” “接”两字进行赏析。
这首诗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既开门见山,又首尾呼应,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