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 |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叶绿体基质中一般还有基粒 |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影响 | B.种群的增长速率保持相对稳定 |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出死亡率 |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动物类群 样地 |
跳虫类 |
蜱螨类 |
线蚓类 |
线虫类 |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物种数 |
密度 |
|
有机肥田 |
10 |
167 |
38 |
30 |
40 |
120 |
19 |
339 |
化肥田 |
4 |
79 |
16 |
41 |
18 |
32 |
7 |
52 |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关于物种丰富度的理解,错误的是()
A.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富度 |
B.我国从北到南,越靠近热带地区,木本植物的物种越丰富 |
C.物种的丰富度与环境条件没有太大的关系 |
D.不同群落,物种的丰富度不同 |
下列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一座岛上所有的金环蛇 | B.一个湖泊中所有的植物和鱼类 |
C.一块草地上所有的生物 | D.一个培养瓶中培养的某种真菌 |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数量常呈“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随着食物的变化种群数量发生的变化 |
B.种群增长速率在各个阶段相同 |
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
D.种群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