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2009年10月4日闭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中国将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将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货膨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对通货膨胀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是由纸币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引起的 ②它是由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引起的 ③它表现为物价的全面、持续的上涨 ④它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出现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货币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人们在根本上所称为艺术作品的,总是理解为人的一个创造物,以便把它和自然作用的结果区别开来。”对此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
①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 纯粹的自然物不能称之为文化
③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 艺术作品是人对自然的审美意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关于文化与物质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②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③ 人类的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 物质和文化本质上是一回事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韩愈在《师说》中讲到:“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可见人们的文化素养()

A.只能在学校教育中形成
B.可以通过参加文化活动 接受文化知识教育来培养
C.可以是天生的
D.最重要的是在家庭教育中培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如吃饭讲“饮食文化”,穿衣讲“服饰文化”,出行讲“旅游文化”等。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文化
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③人们对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
④没有文化,人们无法生存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河北衡水的陈集的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创造了“绝活”剪纸,远销海内外。这说明 ()
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②文化是人类的精神产品
③人民群众只需要健康有益的通俗文化
④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