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禹建立夏朝,启世袭其位 B周天子分封天下.
C.秦始皇统一六国 D.汉武帝开拓疆土
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这“三次热潮”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不包括
| A.彻底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 B.冲击了封建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 C.资产阶级维新和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 D.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 |
阅读右边的示意图,造成图示现象的外部条件主要在于
| A.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B.“实业救国“思想的刺激 |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
1912—1919年的八年间,新建厂矿企业四百七十多家,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多万元。 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增长率达到8%以上,l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由此推断,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应在
| A.一战期间 | B.北洋政府时期 |
|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 D.民国建立到抗战爆发前 |
文人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也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士大夫阶层作出的反应有
①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②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④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近代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一、二厂,至1921年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一战”期间获得的。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 A.壮大企业规模,实现实业救国 | B.善于抓住机遇,提高企业效益 |
| C.优化投资环境,保证充足资金 | D.减少垄断经营,体现民生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