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目的是
| A.确立儒家的思想地位 | B.以思想的统一巩固政治统一 |
| C.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 | D.打击其他学派力量 |
关于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郡县制和行省制两者的出发点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
| B.郡县制是行省制的基础 |
| C.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继承和发展 |
| D.行省制改变了郡县制,因此行省制是对郡县制的否定 |
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 A.明朝的内阁 | B.宋朝的枢密院 |
| C.唐朝的门下省 | D.清朝的军机处 |
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 |
| B.中书省下设六部 |
| C.门下省下设政事堂为三省长官议事的场所 |
| D.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 |
“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唐朝《文献通考》中的这段记载,反映了唐朝的三省( )
| A.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 B.运转过程不断完善 |
| C.行政地位逐渐下降 | D.完全隶属于政事堂 |
汉朝时期,武帝平定闽越国后,在闽越故都有一个汉朝廷设立的“东部侯官”,隶属会稽郡,同时该郡又处于扬州刺史的管辖范围。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而扬州刺史对其行使权力是 ( )
| A.监察权 | B.行政权 | C.军事权 | D.经济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