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将NaNO 3和KCl的混合液加热并浓缩至有晶体析出,趁热过滤时,可分离出NaCl晶体
②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时,需要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
③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实验中,点样后的滤纸需晾干后,才能将其浸入展开剂中
④经氯气消毒的自来水,若用于配制Na 2CO 3溶液和FeSO 4溶液均会使所配溶液变质
⑤用加热法可以分离高锰酸钾和碘单质的混合物,因为碘单质受热易升华
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将量取液态物质的量筒用水洗涤,洗涤液倒入容量瓶
⑦将饱和氯水滴到淀粉碘化钾试纸上出现如图现象,说明低浓度氯水能将I -氧化成I 2,高浓度氯水能将I 2进一步氧化成碘的化合物
⑧将过量CO 2通入Ca(ClO) 2溶液得澄清溶液,说明H 2CO 3的酸性比HClO弱 
| A. | ③⑤⑥⑦⑧ | B. | ①②④⑦ |
| C. | ①②④⑥⑦ | D. | ③④⑥⑧ |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贮罐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了附近群众的生命安全。下列有关安全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毛巾蘸取石灰水捂嘴![]() |
B.在氯气泄漏的地区人应站在高处![]() |
C.向氯气中喷洒水![]() |
D.将泄漏的氯气在空气中点燃除去![]() |
对盐类物质可有下列分类:如氯化硝酸钙
是一种混盐,硫酸铝钾
是一种复盐,冰晶石(六氟合铝酸钠)
是一种络盐。对于组成为
的盐可归类于
| A.混盐 | B.复盐![]() |
| C.络盐 | D.无法归属于上述类别![]() |
可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有
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酯化、⑤氧化、⑥还原
| A.①②③ | B.①②⑤⑥![]() |
| C.①④⑤⑥ | D.①②③⑥![]() |
自英国科学家狄拉克提出反粒子存在的预言,人类开始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反物质的例证。后又聚焦于反物质的合成研究。1997年人类首次合成了9个反氢原子。2002年是人类合成反物质的丰收年,合成了5万个反氢原子.也是对狄拉克诞辰100周年祭典的一份厚礼。反氢原子的组成为
A.由l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
B.由l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C.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D.由l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
下列各选项中所述的两个量,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将pH=4的盐酸和醋酸分别稀释成pH=5的溶液,所加水的量 |
| B.pH=10的NaOH和Na2CO3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NH4)2SO4溶液与(NH4)2CO3溶液中NH 的物质的量浓度 |
| D.相同温度下,10mL 0.1mol/L的醋酸与100mL 0.01mol/L的醋酸中H+的物质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