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面问题:
(1)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5~25
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
(2)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 B.土壤肥力降低 |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3)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4)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地的高山区,性喜冷凉,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高产并富有热量,等同同样种植面积的水稻或玉米的3-4倍,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
材料二
马铃薯在欧洲有“第二块面包”之称,曾经极大地促进了欧洲人口的增长。爱尔兰是欧洲最早引入和广泛种植的地区之一,当时的爱尔兰人每年有10个月靠马铃薯和牛奶过活。图甲为爱尔兰位置示意图。
然而,1845年爱尔兰的马铃薯田遭受枯萎病的侵袭,造成连续几年的空前大饥荒。导致马铃薯腐烂的霜霉病来源于一种真菌,这种真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发育,靠风或水携带自己的孢子来繁殖。
材料三
2015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营养丰富,加工用途多,产业链条长。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图乙为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示意图”。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综合分析爱尔兰人把马铃薯作为主粮的条件。
(2)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大饥荒产生的地理原因。
(3)请以西南山区为例,谈谈在该地大力推广马铃薯种植及加工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4年12月12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正式通水,也预示着半个多世纪的中国调水梦变为现实。为保证输水,对汉江原有的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了约15米,利用海拔落差,每年将有96亿立方米的水从丹江口水库输送到华北。“一江清水向北流”,不仅缓解沿线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而且河南、河北、北京、天津等地的人民群众也能够畅饮湖北丹江水库优质甘甜的清水。
材料二
材料三
表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单位:亿m³)
项目 |
2005年 |
2010年 |
2030年 |
可供水量 |
104.35 |
98.36 |
94.99 |
缺水量 |
111 |
169 |
305 |
经过节水、治污及污水回用等措施后的缺水量 |
66.8 |
112.12 |
191.16 |
(1)分析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对汉江下游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2)据图分析受水地缺水最严重的季节和调水地可调出最大水量的季节是否相同。
(3)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的知识,试为受水地合理化用水提出建议。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⑴~⑸题。
材料一:广东省统计局在进行区域社会经济统计时,通常将广东划分成四片区域,2010年四片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下图是广东产业转移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说出广东经济发展存在怎样的区域差异,并说出判断依据。
(2)根据材料二说出广东产业转移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产业转移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规律?
(3)雷州半岛南北长约140公里,东西宽约60~70公里,地形起伏和缓,近90%的面积为海拔20~30米的台地和冲积平原,年降水量在1400~1800mm之间,但干旱缺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试分析其缺水的原因。
(4)东海岛面积286平方公里,拥有世界罕有的建设世界一流国际深水大港的地理条件,在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中,东海岛重点发展钢铁、石化及其下游产业。目前,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中国与科威特合资石化项目)两大项目选址东海岛。试分析东海岛发展相关产业的区位条件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甲地区马铃薯属于北方一耕作区,5月播种,9月收获;乙地区属于西南垂直耕作区,3月播种,6月收获。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1)填表比较甲、乙地种植马铃薯的自然条件
地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条件 |
甲 |
春季旱灾,秋季冻害 |
|
乙 |
(2)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每亩节省用工5~6个,土壤有机质从1.7%提高到2%,作物增产幅度达31.2%, 人均增加产值1235元。
(3)分析采用新型种植方式如何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4)依据图8“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主要措施。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地和丁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和。
(2)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是。
(3)丙处地貌的名称是,形成该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2分)
(4)“南水北调”工程属于人类改造水循环中的环节(填图中数字表示),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是环节(用数字表示)。
(5)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丁、甲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
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
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6)下图为甲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下列正确的是 ( )
A.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S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