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如果再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和颜色变化如何?( )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砖红色现象 |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砖红色现象 |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砖红色现象 |
科学家曾对一个由植物、田鼠和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流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
食物链环节 |
I |
Ⅱ |
Ⅲ |
GP和NP |
GP=55.6×102 NP=1.3×102 |
GP=176×102 NP=6×102 |
GP=59.3×106 NP=49.5×105 |
NP/GP |
0.02 |
0.03 |
0.85 |
R |
54.3×102 |
170×103 |
8.8×106 |
未利用 |
—— |
62.8% |
99.7% |
(1)Ⅱ所代表的动物是,其呼吸释放的能量用于。
(2)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净同化量与总同化量的比值不同,主要原因是。
(3)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原因是。
图示铜污染对形态、解剖和生理特征上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图a和b中虚线左侧曲线表示它们在含铜浓度分别为10ug/L及30ug/L的培养液中数量变化情况,虚线右侧曲线表示它们在无铜的适宜培养液中的数量变化情况。
(1)甲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2)图a显示的结果表明,第21天与第5天相比,甲与乙的发生了改变。
(3)比较a、b两图,还能得出哪些结论是
①
②。
对两种不同营养缺陷型大肠杆菌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培养:
下列对“基本培养基中只涂布菌株A或B,不出现菌落。”最恰当的解释是()
A.细菌在基本培养基中吸收不到足够的营养 |
B.细菌不能利用吸![]() ![]() |
C.基本培养基所含营养物质不全面,不能满足细菌生长的需要 |
D.基本培养基成分与完全培养基比较,成分差异太大,细菌不能适应 |
在某岛屿上相互隔绝的甲、乙两个水潭中,都生活着小型淡水鱼——虹鳉。研究发现,甲中的虹鳉(天敌是狗鱼,以大而成熟的虹鳉为食)比乙中的虹鳉(天敌是花鳉,以幼小的虹鳉为食)常常早熟,即在体重较低时就能繁殖后代。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两个虹鳉种群中都有成熟早或晚的变异类型,这是进化的前提条件 |
B.甲中的早熟型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繁殖后代,因而种群中早熟基因的基因频率增加 |
C.因为甲、乙中的两个虹鳉种群存在地理隔离,所以它们属于不同的物种 |
D.若将甲中的虹鳉和乙中的花鳉转移到一个新水潭中共同饲养,多年后虹鳉成熟个全的平均体重将会增加 |
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运动如铁人三项赛时,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如
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h) |
0 |
1 |
2 |
3 |
4 |
胰岛素含量(mU/L) |
14.2 |
12.0 |
8.9 |
7.5 |
6.2 |
胰高血糖含量(ng/L) |
65 |
100 |
153 |
220 |
420 |
A.胰岛素分泌增多,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
B.长时间运动机体消耗大量能量,因而血糖浓度会不断降低 |
C.胰岛霉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处于不稳定状态 |
D.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和脂肪的分解,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