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探索温度对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实验结果图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3支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另取3支试管编号并向各试管中注入1mL淀粉酶溶液
③向各试管中滴1-2滴碘液
④将装有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的试管分成3组分别放在60℃的热 水、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⑤观察实验现象
⑥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5min。要想得到如图所示的实验结果,最合理的实验顺序应为( )
A.①②③④⑤⑥ | B.①③②⑥④⑤ | C.①②④⑥⑤ | D.①④②⑥⑤③ |
如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 |
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 |
C.b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
D.d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
C.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可以被3的某种物质特异性识别 |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
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
D.踩到尖利的物品立刻抬脚 |
对维持内环境稳态不起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02和吸入O2 |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
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