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中部某地区城乡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统计表
年份 (年) |
城市参加基本养老 保险人数(万人) |
占城市职工 比例(%) |
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
占农村人口 比例(%) |
1999 |
57.88 |
57.4 |
27.83 |
6.8 |
2009 |
88.23 |
86.3 |
46.15 |
10.8 |
注:在过去的十多年,该地区年内生产总 值年均增长9.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
材料二 2009年我国在320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安排了30亿元,对东、中、西部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将使亿万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
材料三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积极引导试点地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确保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结合材料,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三,用政治常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3年7月1日,上海市市长杨雄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贯彻国务院对《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的批复意见等工作。根据《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教、人才、金融、贸易、投资等优势,重在创新体制机制,推动激励自主创新政策的先行先试,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的活力,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把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养战备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和实现创新驱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域。
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知识,说明上海市为什么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自今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以来,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家风家教具有强烈的道德感召力,大多是普普通通的语言,却能在日常生活中影响每个人的心灵,通过言传身教让每个人刻骨铭心。
结合材料,从“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角度,谈谈良好家风家教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的十八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开启新阶段、迈上新征程。某高校时政学习小组以“学习十八大报告,心系学校新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也让我们参与其中。
话题一:新解十八大
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一些新提法、新观点、新思想,如将科学发展观首次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首次提出“美丽中国”、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首次提出“党代表制度”。我们要从这些新提法中寻找未来发展的密码。
话题二:文化软实力
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让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证。
运用文化的作用知识,谈谈对上述论断的理解。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材料一:近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了一些新的法律,对很多法律法规进行了修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制定和修改一些重要法律时,从开始的一次审议,到两次审议、三次审议甚至多次审议。物权法草案历经5年8次审议,劳动合同法草案历经5年5次审议,食品安全法、监督法、社会保险法、预算法等法律案都审议4次。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加强立法工作的过程中,还加强了对法律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先后对农业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水土保持法、食品安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涉及经济发展和民生领域的重要法律开展了执法检查。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全面部署。决定指出:“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公识。”
(1)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的认识。
(2)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分析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意义。
(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为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50%左右,而世界发达国家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在60%以上,美国达到80%。
材料三:2014年10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我国发展巨大潜力所在,要瞄准群众多样化需求,改革创新,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会议要求要从多个方面,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三说明为什么要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3)结合上述材料,从收入与分配的角度说明如何让群众有能力消费,敢于消费、愿意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