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图1及所学知识,回答1—2题。

若图1是城郊近地面大气环流示意图,则此环流对城市大气环境的作用是

A.②对丙具有净化,增温作用 B.①对甲具有净化,增湿作用
C.②对乙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D.①对乙具有减温、减湿作用

若图1表示地球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且乙表示变质岩,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可能为沉积岩 B.丙可能为岩浆
C.②不可能表示外力作用 D.①可能表示重熔再生作用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地区可能发生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题。

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冰川融化 B.全球变暖
C.海水膨胀 D.地面沉降

读“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题。

图示时刻石家庄和合肥相比可能(  )

A.石家庄气温高,天气晴朗 B.合肥气温低,气压高
C.石家庄正在下大雪,气温低 D.合肥有暴风雪,气温低

此时,北京主要吹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偏北风 C.西南风 D.正南风

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题。

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
C.海陆位置 D.人类活动

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

A.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
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读甲图“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和乙图“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完成题。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30° 1月
B.60° 7月
C.60 ° 1月
D.30 ° 7月

2013年4月20日早晨8时02分,在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据此回答题:

以下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我国地震灾害频繁,原因是我国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
B.地震发生时,位于震区屋内的人们一般会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C.若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此时震中附近海域船上的人会感到前后、左右摇晃
D.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逃生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

当此次地震发生时,下列地理现象符合的是(  )

A.当地时间为4月20日6时54分
B.当天四川昼短夜长
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全球风带气压带位置偏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