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4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甲处的地形名称是
A.喀斯特溶洞 | B.冲积扇 | C.新月形沙丘 | D.火山堆 |
形成甲处地形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堆积作用 | B.风力堆积作用 |
C.地质年代岩浆喷发 | D.第四纪冰川堆积作用 |
甲地区所属自然带是
A.热带雨林带 | B.亚热带绿阔叶林带 |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
2003 年我国开始实施鼓励农民种粮的惠农政策,引起了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分异。下图是1999~2011 年我国耕地面积与粮食产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999~2011 年间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变化的特点是
A.耕地面积加速下降 |
B.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C.2003 年以前粮食产量与耕地面积同步下降 |
D.2003 年以后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趋缓,粮食产量持续上升 |
2003 年以后影响我国粮食产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减少趋缓 | B.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 |
C.转基因技术广泛使用 | D.农业生态显著改善 |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下图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 B.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
C.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 D.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灌溉 | B.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
C.矿产资源开发 | D.气候异常 |
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区2004~2012年人口增长情况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有关该地区人口增长的正确叙述是
A.以机械增长为主 | B.2012年机械增长率最高 |
C.出生率稳定不变 | D.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 |
目前该地区
A.社会治安压力减轻 | B.失业率不断上升 |
C.基础设施负荷加重 | D.就学难更为突出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不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对流域地形地貌的发育也起到重要作用。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右图所示地貌景观主要分布于左图中的
A.甲处 | B.乙处 | C.丙处 | D.丁处 |
形成图示地貌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流水沉积 | B.风力沉积 | C.风力侵蚀 | D.流水侵蚀 |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等温线大致呈东西走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海岸线 | B.纬度 | C.地形 | D.大气环流 |
昆明和台北纬度位置相近,但温度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高低②距海远近③寒潮影响④洋流影响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