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 | B.协调参加政事削弱相权 |
| C.挑选地方士兵组建军禁军 | 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员 |
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这几年我们对经济体制实行了一些改革,扩大了企业在计划管理方面的权限,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方向是正确的,收效也很明显。今后,要继续注意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但决不能忽视和放松国家计划的统一领导。”这说明当时()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建立 |
| B.我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
| D.传统经济体制有所改变 |
1910年,对23个主要城市金融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工商企业贷款平均年利率近15%,广州更高达36%,远高于同时期欧美国家。这种现象带的主要后果是()
| A.制约民族工业发展 | B.政府外债急剧增加 |
| C.阻碍区域经济交流 | D.金融机构竞争乏力 |
1940年10月1日,日本内阁制定的《国土计划设定纲要》中提出日本本土着重发展军事工业、机械工业和精密机器工业;中国东北着重发展电气工业、矿业和部分机械及轻工业;在中国华北,注重制盐和矿业的开发;华中允许某种限度的轻工业发展;内蒙古以发展羊毛业为主,华北发展棉花,华中则要限制生产可与日本农作物竞争的农产品。其目的是()
| A.强化中日地区间的经济合作物资交流 |
| B.有步骤的在占领区推进工业化的进程 |
| C.以日本的本土经济带动东亚经济发展 |
| D.将占领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经济体系 |
《欧洲家庭史》记载,在19世纪的西欧,“父母——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是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 A.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
| B.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
|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
|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
荷兰东印度公司由位于阿姆斯特丹和鹿特丹等6处办事处所组成。到166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已是世界上最富有的私人公司,拥有超过150艘商船、40艘战舰、5万名员工、与1万名佣兵的军队,股息高达40%。认购股份的热潮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共释出650万荷兰盾供人认购,仅阿姆斯特丹就认购了一半的股份。根据上述材料,可以得出()
| A.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最早的殖民贸易公司 |
| B.荷兰的工业发达,基础雄厚 |
| C.商业资本是推动荷兰殖民扩张的主要动力 |
| D.荷兰垄断了当时的世界贸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