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4月,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看到一本新印书后,在日记中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法法类,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人,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练……观此书,则贼中不为无人。”材料中的“书”应为
A.《各国律例》 | B.《海国图志》![]() |
C.《资政新篇》 | D.《天朝田亩制度》 |
“一朝天子一朝臣”,“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十年可穷,十年可富;富不必喜,穷不必怖”,“千年的大道流成河,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国古代农民的这些循环思想,植根于()
A.儒家思想 | B.传统观念 |
C.农耕生活 | D.自然现象 |
“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 | 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
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 | D.中枢机构设置调整 |
韩愈于贞元二年赴长安应试,无门第资荫,三试不第。后经多方请托、行卷,声名鹊起,于贞元八年始中进士。应吏部试,又三次不中。贞元十一年,三次上书宰相,也希得荐举。贞元十七年秋冬季,他才被吏部正式授予官职。材料可佐证在唐代()
A.高级官员多进士科出身 | B.科举中贪腐现象严重 |
C.门第观念依然较浓厚 | D.科举重经世策论之才 |
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最显著的特征是()
A.通过构建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
B.将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强化王权 |
C.通过分封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
D.通过世袭制和嫡长继承制巩固统治 |
下表是19世纪最后30年英、德、美三国煤炭、钢铁产量情况统计(单位:万吨)。对该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19世纪末英国经济发展停滞,被美德赶上 |
B.美德经济发展快速主要是由于统一的完成 |
C.英国更重视新能源的开采和新技术的应用 |
D.煤钢产量反映了其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