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①16H++10Z-+2XO4-→2X2++5Z2+8H2O;②2A2++B2→2A3++2B-;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
A.溶液中可发生:Z2+2A2+→2A3++2Z- |
B.Z2在①、③反应中为还原剂 |
C.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4->Z2>B2>A3+ |
D.X2+是XO4-的还原产物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 |
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 |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 |
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下图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 |
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 |
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
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 |
将一粒黄豆大小的金属钠,投入含饱和食盐水的烧杯中,下列实验现象不正确的()
A.反应后的水溶液可以使酚酞变红 |
B.钠跟食盐反应比与水反应更剧烈,并放出热量,发现嘶嘶声 |
C.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并在液面上向各方向迅速游动最后消失 |
D.食盐水出现浑浊现象 |
短周期元素甲、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甲和乙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乙位于第VA族,甲和丙同主族,丁的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丙>乙>丁 |
B.单质的还原性:丁>丙>甲 |
C.甲、乙、丙的氧化物均为共价化合物 |
D.乙、丙、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用铂电极电解某溶液一段时间,该溶液浓度增大而pH减小,该溶液是 ()
A.NaOH | B.CuCl2 | C.H2SO4 | D.CuSO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