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影响下而出现的文艺成就不包括

A.楚辞诗歌体裁的出现 B.元杂剧《窦娥冤》的创作成功
C.《水浒传》的创作成功 D.《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成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上海《密勒氏评论报》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刊登的一篇文章说:“多少年来,国民党把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当作其重要的口号之一,不幸的是他们好像有点太忙,竟至于没有功夫实行那位卓越领袖所订的土地改革方案,“但是中国共产党却着手实施这一计划”。这篇文章主要是称赞中共

A.1928年的打土豪分田地 B.1931年的土地革命
C.1947年的土地改革 D.1953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

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是
①推翻帝国主义压迫②打倒军阀③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④驱除鞑虏,平均地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谣谚是公共情感的反映。“某某番烧,小秃儿要挨刀。”“某某退位,家家都有和尚睡。”(注:“某某”代指一皇帝年号)“大总统,瞎胡闹,一帮和尚没有庙。”这些民谣产生的历史时期是

A.1644年清军入关之初 B.戊戌变法时期 C.太平天国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 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 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