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

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制,可以使小人变君子,普通人变圣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关于“市”的材料中,最符合下图《清明上河图》局部场景的是

A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
B“千竹夜市喧”“蛮声喧夜市”
C“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D“„„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

从孔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

A.原始畜牧业出现 B.原始农业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C.农业生产在春秋时期已经成熟 D.我国主要农作物在春秋时期品种基本具备

19世纪末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其根源是

A.民族危机的加剧 B.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意识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D.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

19世纪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垄断”的实质是

A.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 B.自由竞争逐渐让位于国家干预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D.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出现

16世纪从英国到印度最近的海上航路是

A.英国—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印度
B.英国—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印度
C.英国—地中海—奥斯曼土耳其—印度
D.英国—大西洋—印度洋—印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