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受工业文明影响,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材料二 读图1、图2、图3,回答问题:




 

 

 





 

 

 






 




 

 

 

(3)图2与图1相比,生产方式的特点有何变化?图2反映了哪两种所有制形式的企业?
(4)图3与图2相比,长江三角洲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分布有哪些新变化?
(5)历史学家们曾指出:“中国的现代化首先在江南展开绝不是偶然的”。请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交通工具对生活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图表的内容与德国现代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判断这些推论正确与否,并在答题纸相应的序号中填上是或否。

史实
推论
①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获胜
普鲁士的制度比法国先进
②威廉二世上台后放弃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
俾斯麦为人过于骄横,不受威廉二世赏识
③二战后德意志民族分裂为两个国家
德国成为冷战在欧洲的前沿阵地
④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
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胜利
⑤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民主德国高,政局更稳定

目前,社会生活史日益成为历史研究的一种取向。一位学者对中国的一个村庄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为我们揭示了私人生活与社会变迁之间的深层联系。
材料一下岬村家庭结构变迁示意图
问题1:材料一反映了下岬村的家庭结构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2分)
材料二上世纪60、70年代,下岬村人从集体公社分得生活必需品,人们很少买新衣服,消费被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下岬村在衣食住行方面出现了翻天覆地地变化。1983年至1990年,共建了102所新房,同时还扩建了121所房子,村民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老"四大件"转变为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
问题2:从材料二来看,下岬村人的生活水平经历了怎样的转变?简述造成这一转变的体制性原因及其过程。(7分)
材料三从下列两图可见,下岬村的居住格局也出现了变化:住宅空间日益私密,房间的称呼日趋现代,并且增添了新的设施。
问题3:为什么农村的住宅格局与城市日益趋同?(2分)

历史学家从不同的视角对国家间权利的转换作出了解释。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见下图)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历史转变进程。
问题:

(1)康德拉捷夫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什么?
(2)按照康德拉捷夫周期表的提示,叙述"英国世纪"转换成"美国世纪"的历史进程。

以图证史是历史研究的新方法。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观察下列一组图片,回答问题。

(1)按照英国清教徒革命的发展进程将上述图像排序,并据此概述革命期间的政体变化。
(2)詹姆士一世和玛丽、威廉一世的权力一样吗?说明理由。
(3)为什么历史学家说图像是"可视的历史"?

简述西汉至唐中期赋役制度的演变,分析这种演变的主要趋势及其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