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图A)与地中海地区冬雨率等值线图(图B),回答下列问题。(注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单位:%)
(1)读图A,根据图中信息,比较A、B两条山脉特征的差异。
(2)读图A,简述自然条件对C河中下游河段航运业的影响。
(3)读图A,分析图中D处海域及其附近陆地多大雾、阴雨天气的自然原因。
(4)西欧各国乳畜业发达,分析西欧地区乳畜业形成的自然原因。
(5)读图B,试描述图中冬雨等值线总体分布规律,并其分析原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蔗糖生产和出口国,甘蔗种植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多雨的平原和河谷地带,所产蔗糖的75%以上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拥有艾尔斯巨石、大堡礁等10多处世界遗产。
(1)说明甲地降水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2)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
(3)指出澳大利亚蔗糖加工业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述其区位因素。
(4)简述大堡礁相对于艾尔斯巨石的旅游资源开发优势。
(5)说出澳大利亚东岸污染扩散的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下图是长江中下游略图,虚线为古代海岸线。读图回答问题:
(1)在图示范围内,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生产与平原相比具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2)近年来图示区域人均耕地明显减少,简述其人为原因。
(3)简述九江、长沙、安庆、芜湖历史上发展成为四大米市的有利条件。
(4)简要分析图中沿海地区海陆变迁的人为原因带来的影响。
读下面甲、乙两国示意图,回答问题:
(1)乙国的地势特点判断理由是。
(2)试简述图中M、N两河的主要补给类型。并分析由此造成的两河水文特征差异。
(3)M河流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试分析利于该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2010年的世博会在上海举办,上海成了全球关注的焦点。读“甲、乙、丙三幅有关上海市的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据甲图信息,说明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及其成因:一是效应,其成因是,二是效应,其成因是。
(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请从乙图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是,二是。
(3)据丙图分析在人口年龄构成中,上海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有:。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980年国家在深圳建立特区,深圳市被划分为关内(特区)和关外(非特区,即深圳市的郊区)。关内面积395km2关外面积1553 km2;享有“特区立法权”的关内以发展总部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关外以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据统计,关外每平方公里产值相当于关内的21.2%。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要受多种因素制约,比如特区用地已日益紧张;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也给这里较大冲击,一些企业产值下降,甚至倒闭。
(1)试分析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外向型经济以及关内、关外的划分对深圳市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负面影响。
(2)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接近香港面积的两倍,特区内外一体化的进程必将加快,中国第一经济特区——深圳也将进入全新的跨时代发展阶段。特区地域扩人之际,对深圳末来城市和经济的发展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3)进入雨季时,深圳出现过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试分析其易内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