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俄国著名的自由主义者卡维林说,借着改良道路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似乎就可以在500年内使俄国“一帆风顺地繁荣下去”。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对沙皇诏书表示热烈欢迎,称赞它“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是贵族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的产物”。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俄国农奴制改革完整全面地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
B.俄国农奴制改革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并实施的 |
D.俄国农奴制改革从根本上牺牲了农奴主的切身利益 |
《十二铜表法》第七表第八条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这表明罗马法
A.保护私有财产 | B.维护平民利益 |
C.袒护贵族特权 | D.体现政治民主 |
副总理李先念说:“1954年入秋以来,……农村里食油、粉条、豆腐、熟食等供应不足。特别严重的是,不少地方,农民杀牛、杀母猪小猪的现象相当普遍;积肥不热心,春耕准备不积极,生产情绪不高。”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 |
B.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援建项目的撤销 |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存在过急过粗问题 |
D.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
“去年年初国内战局毫无开朗现象,如今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已是一片光明的远景,大半个中国今年绝对可以在安定中开始建国工作了,同时民主与反动势力的实力也是越见优劣分明了。炼污的政府,反动的集团,……让它们都随着旧年滚到后面去吧!”(《钱家骏日记》)材料表明作者当时看到了
A.共和取代帝制的现实 | B.袁世凯军阀统治的彻底失败 |
C.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 | D.解放战争即将赢得全国胜利 |
“各种‘主义’开始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各阶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纷纷登台亮相,各种名目的政纲、政论、宣言遍布报刊。……中国开始走出家族统治和王朝更替的社会形态。”(《中共党史·第一卷》)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甲午战争的刺激 | B.戊戌变法的促进 |
C.辛亥革命的影响 | D.北伐战争的胜利 |
观察近代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①和④ |
B.②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 |
C.19世纪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④处架设 |
D.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在③诞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