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11月1日《英维多利亚女王的文告》:“朕对于当地王公的权利、尊严和荣誉,如同对于自己的王公一样,加以尊重。朕切望他们同朕自己臣民一样,将享受到那些只能由内部和平和良好政府才能获得的繁荣和进步的社会生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印度王公的利益 |
| B.英国的意图在于瓦解印度民族起义队伍 |
| C.英国政府对印度王公采取笼络、怀柔政策 |
| D.在此政策下,印度封建王公退出了起义阵营 |
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A. | 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 | 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
| C. | 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D. | 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 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
| B. |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
| C. | 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
| D. | 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是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以上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
| A. | 更接近于数量平等 | B. | 更接近于比值平等 |
| C. | 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 | D. | 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 |
表2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 时间 |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
|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
宝钞23、银1、布1 |
|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
|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
银52、稻谷1 |
表2反映了
| A. | 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 B. | 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
| C. | 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 D. | 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
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 A. | "心外无物" | B. | "天地为万物之本" |
| C. | "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 D. | "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