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 B.植物体枝条上一个芽发育成一新枝 |
C.蜜蜂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 D.小鼠肝细胞的自我复制 |
ATP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①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中均能合成ATP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 ATP中的“A”与构成DNA、RNA中的碱基“A”不是同一物质
④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过程中不消耗ATP
⑤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A.0项 B.1项
C.2项 D.3项
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清除凋亡细胞需要膜蛋白发挥作用 |
B.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不均匀 |
C.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其中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 |
D.膜中多糖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 |
将经处理后的胚胎干细胞,移植到因胰岛受损而患糖尿病的小白鼠体内后,该鼠血糖浓度趋近正常。上述事实最能说明
A.该过程充分体现了胚胎干细胞的全能性 |
B.移植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
C.胚胎干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
D.胚胎干细胞经处理后进行了定向分化 |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③④表示其中的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
B.红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①、④ |
C.正常人①中蛋白质含量远远高于③、④中的 |
D.若②为肝细胞,餐后1小时,B处的血糖浓度高于A处 |
不同基因型的褐鼠对灭鼠灵药物的抗性以及对维生素K的依赖性(需要从外界环境中获取维生素K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表现如下表。若对维生素K含量不足环境中的褐鼠种群长期连续使用灭鼠灵进行处理,则该褐鼠种群中
基因型 rr Rr RR
对灭鼠灵的抗性敏感抗性抗性
对维生素K依赖性无轻度高度
A.基因r的频率最终下降至0 |
B.所有褐鼠都高度依赖维生素K |
C.该环境中褐鼠几乎灭绝 |
D.绝大多数抗性个体的基因型为R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