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Ⅰ(每空1分).图1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2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合物在细胞内含量的变化曲线。根据图回答:
(1)图1中A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它由_______(阶段)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A物质在叶绿体内的运动方向是 。
(2)图1中ATP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14CO2,则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________。
(3)图2中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曲线b表示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在无光照时,曲线a表示的化合物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
Ⅱ.(每空2分)某兴趣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研究CO2含量以及光照强度对某种绿叶光合作用的综合影响。实验过程用同种生物、状况相同的若干新鲜叶片在室温25℃下进行,通过缓冲液调节使密闭小室空间内的CO2浓度保持相对恒定。对相应装置精确测量的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第3组装置中液滴右移的生理原因是 。第3、4两组的结果相同,限制第4组装置光合作用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2)装置虽置于25℃环境下,但有同学认为液滴移动的量不一定真正代表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因为光照引起的 会导致密闭小室内气体的物理性膨胀。
(3)某同学认为本实验还不太严密,又增设了一组实验,你认为该组实验的条件组合是 。
(10分)图甲为某细胞部分细胞器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相比,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较多的是_________。突触的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特异性地作用于后膜,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2)图甲a~f中,能产生水也能消耗水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丙酮酸进入图甲中e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图甲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部分结构图,则其中不应该具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
(5)图乙中细胞膜的不同部位执行不同的功能,从膜的成分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6)图乙细胞膜表面还存在水解二糖的膜蛋白D,这说明膜蛋白还具有____________功能。
原本紫色的多年生草本植物醉蝶经过“太空”诱变出现了白色、红色等多种颜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红色醉蝶细胞液呈碱性,而色素分子在此环境中表现为红色,生理机制如下, 图中a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蛋白H应该是一种蛋白。
(2)研究发现,与蛋白h比较,诱变后的蛋白H氨基酸序列有两个变化位点如下图,
据图推测,h基因突变为H基因时,导致①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导致②处突变的原因是发生了碱基对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蛋白H相对分子质量明显大于蛋白h,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蛋白质合成。
(3)含基因R的醉蝶,香味浓烈,其等位基因r,不能合成芳香油,无香味。基因H可抑制醉蝶香味,且这种抑制具累加效应(抑制由强到弱依次表现为清香、芳香、浓香),2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一批芳香型醉蝶,请用这批醉蝶,在最短时间内,利用技术操作较为简洁的育种方式获得一批清香型、能稳定遗传的醉蝶。用遗传图解表示育种过程,并用简单的文字说明。(不要求写配子)
用X射线处理果蝇,控制性状甲(原为野生型)的基因发生突变,产生了突变型,且含突变基因的精子与含突变基因的卵细胞不能结合。下表为利用这些果蝇做材料,进行的杂交实验,设控制体色的一对基因为A、a,控制另一种性状甲的一对基因为B、b。
杂交组合一 |
杂交组合二 |
杂交组合三 |
|
亲代 |
灰身突变型♀×黑身野生型♂ |
黑身野生型♀×灰身突变型♂ |
黑身突变型♀×灰身突变型♂ |
子代 |
灰身突变型♀:灰身野生型♀: 灰身突变型♂:灰身野生型♂ =1:1:1:1 |
灰身突变型♀:灰身野生型♂ =1:1 |
灰身突变型♀:灰身突变型♂:灰身野生型♂:=1:1:1 |
(1) 控制性状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突变型基因是(显或隐)性基因。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
(2)该果蝇群体中关于这两种性状的可能基因型最多有种。
(3)若让交配组合三的子代(F1)中的灰身突变型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则F2中的表现型及比例(无需考虑性别)是,F2中A的基因频率是。
物质A具有使人体心率加快、血管收缩的作用,已知物质A是一种激素,同时也是下图中神经—肌肉接点处分泌的神经递质,这种递质在作用于突触后膜之后会离开受体并被突触前膜重新吸收利用。下图是相关神经元功能研究的实验装置,微电极M、N按下图位置插入神经元后测得的静息电位为-70mV,图形见示波器。位点距离AB=BC=CD=DE。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结构实现的,若药物X能与突触前膜上的物质A的载体特异性结合,则血管平滑肌。
(2)如果将微电极M从细胞膜内侧移到外侧,刺激A点后示波器屏幕上将出现的波形图是。
(3)若仅利用一个示波器,仅进行一次测定即可比较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则需要将两个微电极接到位置,并刺激位置。(用图中字母回答)
(4)人体稳态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节实现的。在寒冷刺激下,人体内物质A的分泌量会。当人感染病毒时,往往会发烧,提高免疫系统的功能,发烧的原因是病毒产生的毒素或人体T淋巴细胞分泌的改变了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最终使有关腺体的分泌量增加,使产热增加,而等散热结构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
为探究KHCO3对水稻四叶龄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称取3g四叶龄水稻叶片,均分为两份,分别做如下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氧电极可测量溶液中O2变化的速率)
实验一:采用差速离心法将一份叶片制备叶绿体,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KHCO3溶液中,在适宜光照、20℃恒温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O2释放速率。
实验二:将另一份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 均分为4组,其余步骤和条件与实验一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随着KHCO3溶液浓度的升高,叶绿体、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均升高,原因是光合作用所需的增加导致的。若继续增加KHCO3溶液的浓度,则会出现O2释放速率的饱和值,其限制因素是。
(2)在相同KHCO3溶液浓度下,叶切片的O2释放速率(填大于/小于/等于)叶绿体的O2释放速率。原因可能是叶切片光合作用产生的O2一部分被。
(3)为探究第(2)题的原因分析是否正确,设计以下实验方案,请补充。称取g四叶龄水稻叶片,切成约1.0mm×1.0mm小块,均分为4组,分别置于0、0.01、0.05、0.1 mol·L-1的KHCO3溶液中,在条件下,分别用氧电极测定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