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
|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
罗斯福明确表示:“政府应当使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有事可做,让人民免于挨饿,有房子住,生活过得还不错,有适当的教育水平,这些都是政府应该关心的事。”政府的关心起到的作用不包括
| A.缓和社会矛盾 | B.降低失业率 |
| C.劳资矛盾加剧 | D.扩大了内需 |
1930--1932年,每天有大量的美国人聚集在苏联大使馆门前,要求移民苏联。出现这种现象的背景是
| A.罗斯福新政 | B.经济危机 | C.美苏和解 | D.新经济政策 |
1930年12月2日,胡佛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说明
| A.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危机 |
| B.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
| C.美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危害性 |
| D.胡佛认为政府的干预可以加速经济的恢复 |
下面是讽刺胡佛总统的漫画,图中胡佛手忙脚乱地照顾“关税”“水灾”“商业萧条”几个哇哇大哭的婴儿,而代表民主党派的驴子则在一旁叫卖着关于“美好的过去”的歌曲。胡佛之所以手忙脚乱是因为
| 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击 | B.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影响 |
| C.民主党派的竞选冲击 | D.自然灾害的影响 |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在1932年出版的《国际事务概览》中指出,“这个伟大、古老、一直是成功的社会的成员们正在自问:西方生命及其成长的长期历程,是不是在他们的时代很可能将到终点?”导致这一认识产生的大环境是
| A.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 | B.第二次世界大战 |
| C.经济危机的打击 | D.英国殖民地的丧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