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践;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人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 )
A.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
B.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
C.二战加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
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
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之人),不识干戈”。这说明澶渊之盟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 | B.使辽的统治趋向腐朽 |
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 D.使宋辽维持了长久的和平 |
《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确切的是
A.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 | B.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 |
C.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 | D.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 |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B.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 |
C.思想史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 D.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
史书记载,“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后来“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这种变化
A.有利于秦国推行残酷的连坐法 | B.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 |
C.有利于小农经济在秦国的确立 | D.大大增强了秦军的战斗力 |
苏联历史上发生过三次大饥荒:(1)1921—1923;(2)1932—1933;(3)1946—1947。其中1932—1933年的大饥荒与什么事件有关?
A.农业集体化 |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C.新经济政策 | D.苏联卫国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