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代化的角度看,《权利法案》的颁布表明( )
A.国王有名无实,丧失权力 |
B.资产阶级和贵族害怕人民而同封建势力妥协 |
C.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封建王权 |
D.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
金冲及教授在《中国近代历史的几个根本问题》中写道:“我们在洋务运动时候讲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 )
A.宣告洋务运动破产 |
B.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C.促使先进知识分子研究中国的前途问题 |
D.使国人认清自己国家所处的地位 |
农工商部向各省发出长篇通告,提出欧战正是“工商业发达之转机”,公布《维持工厂办法大纲七条》,规定糖类、棉毛织物等数十种制造厂家,均在维持之列。该材料说明( )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
B.糖类、棉毛织物等行业发展迅速 |
C.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 |
D.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著名维新人士容闳认为:“(美国)十三州独立,杀英税吏,焚英货船,其举动何殊义和团?”这表明其( )
A.肯定了义和团反帝斗争的正义性 |
B.认识到义和团运动对美国的指导 |
C.批判义和团反帝斗争的盲目排外 |
D.希望义和团运动暴力推翻清政府 |
某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形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由此可见( )
A.康有为注重培养维新变法的政治人才 |
B.康有为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
C.康有为注重言行一致 |
D.康有为反对儒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
“国”字在书法里有41种写法,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列“国”字中被使用最晚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