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分离比分别是9:7、9:6:1和15:1,那么F1与双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分离比分别是( )
A.1:3、4:1和1:3 | B.1:2:1、4:1和3:1 |
C.1:3、1:2:1和3:1 | D.3:1、3:1和1:4 |
下图是某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所处时期均易发生基因突变 |
B.乙细胞表明该动物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
C.1与2或1与4的片段交换,均属于基因重组 |
D.丙细胞中有两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基因重组 |
果蝇有一种缺刻翅的变异类型,这种变异是由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在果蝇群体中不存在缺刻翅的雄性个体。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1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缺刻翅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 |
B.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
C.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1∶1 |
D.F2中雄果蝇个体占3/7 |
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 |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
下图为某哺乳动物某个DNA分子中控制毛色的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其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c基因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
B.在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可发生在a~b之间 |
C.Ⅰ、Ⅱ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属于基因突变 |
D.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都是一一对应关系 |
以下关于育种方法优缺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能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集中起来,但育种周期长 |
B.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后代高度不育 |
C.诱变育种能大幅度加快育种进度,但盲目性高 |
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物种之间的转移,但技术复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