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麦与西瓜的几种育种方法,图中涉及的小麦两种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回答:
①高秆白粒小麦×矮秆红粒小麦→Fl→ F2→稳定遗传的矮秆白粒小麦
②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染锈病小麦→Fl→花粉→H→稳定遗传的矮秆抗锈病小麦
③二倍体西瓜
四倍体西瓜
×二倍体西瓜三倍体西瓜
(1)①组 (育种方法)与②组 (育种方法)相比,育种年限较短的是 _。(填数字)
(2)②组育种方法所产生的H是 倍体。
(3)在①组中,由Fl到F2,育种工作者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②组H代表的个体通常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③组___________育种方法中a过程采取的方法是 。三倍体上结出的西瓜没有种子的原因
。
以下是四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品种的育种方法从左到右依次是()
A.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 |
B.杂交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
C.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
D.多倍体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 |
(2)培育新品种Ⅱ的原理是__________,B过程称为__________,B过程的原理是__________。
(3)E过程对种子或幼苗进行相关处理的最佳作用时期是细胞分裂___期。F过程最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此试剂发挥作用的时期是细胞分裂___期。
(4)现有水稻的纯系品种AArr(无芒易感病)和aaRR(有芒抗病),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为培育无芒抗病的新品种Ⅱ,若采用A→B→C表示的育种方法,则无芒抗病的新品种Ⅱ占纯合二倍体植株的比例为___。
下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其中患乙病的男性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从理论上讲所有女儿都是患者,所有儿子都正常。
(1)人类遗传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__________。
(2)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
(3)Ⅱ4的基因型是_____。若他与一个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乙病的男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2与Ⅱ3结婚,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_____,生下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_____,所生男孩中患病的概率是_____。
(5)若正常人群中,甲病的携带者出现的概率是1/100,若Ⅲ1与一正常女性结婚,生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
已知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如下:
根据上面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黑身与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
(2)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 D.X染色体隐性遗传 |
(3)写出产生表中果蝇的双亲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
(4)果蝇的红眼(R)对白眼(r)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下图表示一红眼雄果蝇与一红眼雌果蝇分别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再交配出一白眼雄果蝇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①若精子C与F结合,产生后代的基因型是_____。E细胞的名称是_____。
②写出图中的白眼雄果蝇与另一纯合红眼雌果蝇杂交产生子代的遗传图解。
(5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_____,解旋酶作用的部位是[ ] _____。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
(2)若这个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G): (T+C)=3:2,则此比例在其互补链中的比值是_____。
(3)等位基因A与a的根本区别是()
A.A控制显性性状,a控制隐性性状 B.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C.碱基的种类不同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2009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抗虫水稻“华恢1号”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下图表示该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据图回答:
(1)④过程应用的主要生物技术是。
(2)杀虫基因(crylA)是人们根据几种Bt毒蛋白的分子结构,设计并人工合成的,这属于工程技术范畴。
(3)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示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位点),据图分析:
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__。
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基因),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___________。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
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观察到的细胞生长的现象是。
(4)若限制酶Ⅱ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粘性末端为,则该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