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清末的军事家、理学家和政治家,但因其镇压过太平天国农民运动而备受后人诟病,近年来研究曾国藩的人逐渐增多。如果你收集了如下资料,你认为对研究曾国藩最有价值的资料是
| A.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 B.“文革”中出版的《曾国藩反动言论》 |
| C.关于曾国藩的史学论著 | D.部分曾国藩日记、奏折、书信的影印件 |
南宋后期,词的艺术精神发生蜕变,向“诗化”(追随辛弃疾的“辛派”词人多抒发进取或超然之志)、“雅化”(推崇姜夔的“风雅派”词人主张雅正)方向发展,从此
| A.词发展到新的高峰 | B.词走向衰落 |
| C.新的文学形式产生 | D.词走向世俗化 |
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社会政治大转型”主要是指
|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 B.从世官制到察举制 |
| C.从分封制到中央集权制 | D.从分封制到郡国制 |
秦统一全国后采取的措施中被称为“非常有效且持久的国家统一的粘合剂”的是
| A.确立皇帝制度 | B.统一货币 | C.统一度量衡 | D.统一文字 |
荀子说:“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非礼,是无法也”。这一论述表明
| A.荀子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 B.援法入礼的思想主张 |
| C.儒家和法家思想趋于合流 | D.法是礼的前提和基础 |
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明朝建立后“封建诸王,以卫宗社”,同时规定藩王“分王而不锡(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这表明
| A.西周和明朝都坚持中央集权 | B.明朝照搬了西周的分封制 |
| C.宗法制依然是分封制的核心 | D.分封制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