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2006年7月27日报道:20多年前,珠三角承接了来自亚洲“四小龙”的产业转移,奠定了今日辉煌的基础;20多年后,珠三角面向内地的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又不期而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新一轮转移的产业绝大部分属于
| A.劳动密集型 | B.知识密集型 | C.资源密集型 | D.动力指向型 |
这样转移的结果是
| A.转移了工业污染,减轻了就业压力 |
| B.增加了生产成本 |
| C.使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 D.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是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双赢 |
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 A.规模的大小 | B.重要的程度 | C.付出租金的高低 | D.由政府的决策 |
下表为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24题。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①、②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混合农业 | B.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
| C.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 D.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
右图是“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
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 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
|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 |
| 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
| D.交替种植小麦、牧羊或休耕 |
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
| 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
| 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产高 |
| 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
| D.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 |
下列各地区农业发展能体现农业因地制宜的例子是
①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种植业 ②内蒙古高原退耕还牧,发展畜牧业
③江南丘陵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④南方的山地丘陵大力发展林业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读“日本运输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19-20题。
近年来,日本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水运 | B.航空 | C.铁路 | D.公路 |
水运在货运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原因有
①河网密布,通航里程较长②经济发展对海外市场依赖严重
③海岸线弯曲,多优良港口④水运运量大,成本低,速度快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