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交通发达 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面积广

以下不属于该商品粮基地特点的是

A.以国营农场的经营方式为主
B.粮食商品率处于较低水平
C.已经形成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D.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
C.廉价劳动力 D.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

人类作用于环境最深刻、最集中的区域是()

A.乡村 B.自然风景区 C.城市 D.海洋

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聚落仅指房屋建筑的集合体
B.聚落主要指乡村,不包括城市
C.聚落是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风俗文化
D.城市的规模较大,人口数量少,密度高

2011年5月20日,《北京日报》刊登了《北京市流动人口的八大特征》这一文章,文章中提到了一些特征:流动人口中未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夫妻二人同时在京流动者比例很高;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者所占比例接近6%,平均受教育年限高于全国人口的平均水平;北京的经济优势是吸引流动人口来京最主要的“拉力”;流动使绝大多数人实现了职业身份的“非农化”。阅读以上材料,回答小题。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有( )
①土地数量和质量
②政治中心的所在地
③家庭和婚姻
④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北京地区人口身体素质的社会和经济因素的是( )
①北京地区的噪声污染小
②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快
③北京地区的教育水平较高
④北京地区地势平坦,适合人类居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市民普遍为修车难、理发难、买菜难、婴幼儿和老人照料难等一系列难题而发愁。80年代以来,随着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在城市从事和经营饮食、服装、修理、房屋装修、蔬菜和水果的贩运及家政服务,极大地缓解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服务矛盾。据此回答小题。
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
①缓解了城市的人地矛盾
②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③延缓了城内人口的老龄化速度
④降低了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率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

A.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B.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对迁入地恰恰相反
C.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能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
D.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