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下列各项能够说明两者相互交融的是 ( )
| A.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 |
| B.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一定能够发展 |
| C.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落后文化阻碍经济发展 |
| D.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
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
| 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 |
| 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的大米 |
| 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 |
| 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 |
对下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中, 理解正确的是()
| 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
| B.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
| C.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
| D.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减少 |
“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
|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
| C.纸币发行量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应该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限度 |
|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公布,2013年1月31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2795元;2013年9月29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6.1105元。这表明()
①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升高
②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跌落
③单位美元兑换的人民币增多
④单位人民币兑换的美元增多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 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
| B.商品生产者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
|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
| 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