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不宜用瓷坩埚灼烧氢氧化钠或碳酸钠固体;
②为了提高纯锌与稀硫酸反应的速率,可向稀硫酸中滴入几滴CuSO4溶液;
③用蒸馏水润湿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一定有误差;
④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
⑤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⑥向饱和NaCl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⑦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⑧欲配制90ml 0.2 mo1·L-1 CuSO4溶液,需要称量CuSO4·5H2O的质量为4.5g 。
A.①②⑧ | B.①②⑦ | C.③④⑥ | D.⑤⑦⑧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
B.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可以组成离子化合物 |
C.配位键在形成时,是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共用电子对 |
D.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 |
物质结构理论指出:金属晶体中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叫金属键。金属键越强,其金属的硬度越大,熔、沸点越高,且据研究表明,一般说来金属原子半径越小,价电子数越多,则金属键越强。由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镁的硬度小于铝 |
B.镁的熔、沸点低于钙 |
C.镁的硬度大于钾 |
D.钙的熔、沸点高于钾 |
下列性质中体现了金属通性的是()。
A.铁能够被磁铁磁化 |
B.铝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 |
C.铜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 |
D.钠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
下列物质不属于配位化合物的是()。
A.CuSO4·5H2O | B.[Fe(SCN)2]Cl2 |
C.NH4Cl | D.[Ag(NH3)2]OH |
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A.Ag+、NH3 | B.H2O、H+ |
C.Co3+、CO | D.Ag+、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