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该沙岛最后将
A.与 M岸相连 |
B.与M、N两岸相连而消失 |
C.与N岸相连 |
D.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 |
读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4~15题。甲地和乙地的年降水量分别是(单位:mm/年)
A.>400,>25 | B.<400,>25 | C.>400,<25 | D.<400,<25 |
甲、乙、丙三地分别是
A.祁连山脉、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 |
B.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 |
C.巫山山脉、四川盆地、江汉平原 |
D.秦岭、青藏高原、渭河平原 |
读下列两幅图,回答12~13题。
|
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 | B.自然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
C.中小河流众多,水能资源丰富 | D.土壤肥沃,黑土分布广 |
乙图大致为甲图从A至B一线附近地形剖面图,图中虚线表示当地一次特大暴雨量分布状况,据图判断最大暴雨量分布的地区海拔高度约为多少米?
A.1800 | B.700 | C.200 | D.500 |
下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是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读图面答9~11题:秦岭—淮河在图中的位置应是:
A.A地区和B地区之间 | B.B地区和c地区之间 |
C.B地区和D地区之间 | D.A地区和D地区之间 |
有大面积的草场,是我国主要牧区的是:
A.A地区 | B.B地区 | C.C地区 | D.D地区 |
对于C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地区 | B.是以大草原为主的畜牧业地区 |
C.是以平原为主的耕种地区 | D.是以山地林木为主森林分布区 |
读下图,回答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的特征的项目是
|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
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
⑥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重工业基地 ⑧旱地耕作业
A.①②③④ | B.③④⑤⑥ | C.⑤⑥⑦⑧ | D.②⑦⑧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6—7题Ⅰ图中数字为“河川夏季平均径流量占年平均径流量百分比”,图中丁地带7.8月份河流流量占全年百分比较小,其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 |
B.深居内陆,受海洋水汽影响小 |
C.处于山脉背风坡,降水少 |
D.此时农业用水量大,导致缺水严重 |
甲乙丙三省分别是
A.赣 黑 新 | B.新黑湘 | C.皖 赣 内蒙古 | D.湘 新 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