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 ②自然带 ③热量带
④干湿地区 ⑤三江平原 ⑥山东省青岛市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⑤⑥ | D.①⑥ |
材料一:2008年11月18日“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江苏代表在发言中说:江苏省近年来不断调整能源结构,积极发展各种新能源,2008年已经形成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三大绿色能源产业链,并初具规模。其中风能产业方面,江苏省规划的“十一五”期间建设风电项目100万千瓦,现在建设和已确定的项目有如东一期20万千瓦、如东二期10万千瓦,东台一期20万千瓦,大丰风电20万千瓦等。
材料二:江苏部分城市四季有效风能情况比较表:
回答1~3题。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A.是小投资大回报的产业 | B.可以缓解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 |
C.可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 D.能够完善江苏的能源结构 |
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纪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A.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
B.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
C.江苏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力量发达,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
D.江苏的交通没有形成高效的运输网,导致能源运输部不畅 |
江苏风能丰富的原因()
A.江苏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沿海又同时东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 |
B.江苏省受强大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海风、陆风资源丰富 |
C.江苏地势低平,河流密布有利于风力资源的聚集 |
D.江苏科技力量雄厚,在风力资源不足的时候可以进行人造风能发电 |
北京时间 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中国是“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顺利出舱,实施中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图为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挥舞着五星红旗。发出来自太空对世界人民的问候。(甲、丁处是亮的,丙处是黑的,乙处是甲、丙的界线),读图完成1~5题:
|
A.RS | B.GIS | C.GPS | D.雷达 |
全球的华人无不关注这一中华民族的盛事,某一留学生在其日落时收看实况直播,这位留学生所在地可能是:()
A.东京(140°E) | B.华盛顿(76°W) | C.伦敦(0°) | D.莫斯科(38°E) |
航天员翟志刚所穿的舱外航天服由我国自主研制,其材料的选取应具有哪些特性:()
①抗高压②抗失重③保温④防辐射⑤防腐蚀⑥防紫外线
A.①②③ | B.③④⑥ | C.⑥⑤⑥ | D.④⑤⑥ |
图片内容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乙处是晨昏线 | B.丙处位于夜半球 | C.甲处位于昼半球 | D.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
当“神舟七号”飞船遨游太空之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尼罗河正值汛期 | B.华北地区正在播种小麦 |
C.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期 | 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 |
图1是光照图(斜线表示黑夜)回答1~4题。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 )
A.10°S,150°E | B.23°26′S, 150°E | C.10°S,120°E | D.23°26′S, 150°W |
若该图的极昼区不断扩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 B.我国华北地区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
C.墨西哥湾海区附近频繁发生飓风灾害 | D.欧亚大陆形成热低压中心势力不断增强 |
欧洲航天局卫星图片显示,南极威尔金斯冰架又出现了新的裂痕,这将增加冰架分崩离析的危险。
其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加强 | B.海洋污染加剧 |
C.人类在南极地区活动频繁 | D.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
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胜利建成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80°25′01〞S,77°06′58〞E),此站位于中山站(69°22′S,76°22′E)的方向是( )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几题。下列有关图中等高线表示的基本地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AB线表示山谷 | B.CD线表示山脊 |
C.E处为悬崖 | D.F处为山顶 |
若该地区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区,则图中②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产业是 ( )
A.水稻种植业 | B.林业 |
C.游牧业 | D.热带经济作物种植 |
如果要在图中河流①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拦河大坝,使海拔在250~300米之间的土地能够得到引水灌溉,则拦河大坝最佳的位置是 (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下面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