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 |
| C.生产者和消费者 | D.生产者和分解者 |
下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等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曲线a可表示酶量减少后的底物浓度和反应速率关系 |
| B.限制曲线b的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为反应物浓度 |
| C.形成曲线c的原因可能是乙点时酶量增加或适当升温 |
| D.若在适当升高温度条件下重复该实验,图中A点位置将下移 |
取经过编号的5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0.5 mol/L过氧化氢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根据实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 加入 物质 |
适量 唾液 |
锈铁钉 |
生土 豆块 |
熟土 豆块 |
生土豆块 +稀盐酸 |
| 实验 结果 |
几乎无 气泡 |
少量 气泡 |
大量 气泡 |
几乎无 气泡 |
几乎无 气泡 |
A.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3号和4号实验
B.1号和3号对照不能说明酶有专一性
C.各组实验都不能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D.3号和5号对照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
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 A.pH=a时,e点下降,d点左移 |
| B.pH=c时,e点为0 |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
TBT的类似物三甲基锡可以抑制三磷酸腺苷(促进ATP的水解)的活性,从而影响细胞内能量的直接供应。一般情况下,植物细胞内受此影响的场所是( )
| A.所有发生放能反应的部位 |
| B.仅在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
| C.仅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及细胞质基质 |
| D.所有发生吸能反应的部位 |
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
| A.在A点时,随着反应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加快 |
| B.在B点时,反应底物浓度限制了酶促反应速率的提高 |
| C.如果在C点时加入少量的酶,会使反应速率加快 |
| D.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 ℃,曲线上升的幅度会变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