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某中学准备开展以“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校园”为主题的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最有利于建立“和谐社会”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天下为主,君为客”
③君主专制,君权神授 ④“民贵君轻”“君舟民水”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构成中国的内聚性的又一重要因素是存在着一种可追溯到数千年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其中“商朝的书面语”具体指()
| A.小篆 | B.大篆 | C.甲骨文 | D.隶书 |
历史学家费正清在《观察中国》中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
|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李敖在《纠对“五四”运动的错误的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
|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
|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
|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
“共和建设之初,所以艰难不易现实,往往复反专制或帝制之理由,乃因社会之惰力,阻碍新法使不易行,非共和本身之罪也。其阻力最强者,莫如守旧之武人,及学者。”陈独秀这段论述表明他认为辛亥革命后出现帝制复辟现象主要是由于()
| A.辛亥革命并未真正确立民主共和制 |
| B.康有为等守旧保皇党人的支持推动 |
| C.广大人民群众没有真正理解民主制 |
| D.近代中国社会存在复辟帝制的基础 |
近年来,对洪秀全及太平天国评价问题的讨论一直未曾停止。胡绳说:“从所代表生产关系来说,资产阶级是一个比农民阶级先进的阶级,但从反帝反封建的积极性上说,农民阶级远远超过资产阶级。”这一评述体现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 | B.社会史观 | C.全球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