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5年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对北京市进行了第三次交通综合调查,调查表明:2005年居民出行距离比2000年增长了16.25%。阅读资料和图4回答1~2题。

北京市交通结构变化的特点为

A.机动车出行逐渐成为主要方式 B.小汽车已成为出行的首选
C.公共交通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D.公交出行的比例稳步上升

北京市交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交通方式发生了改变
C.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 D.中心商业区地位下降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甲、乙两地一天中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若这一天为6月22日,则乙地的地理坐标最接近( )

A.40°N、52.5°E B.40°N、127.5°W
C.40°S、52.5°E D.40°S、127.5°W

下列关于甲、乙两地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关于地心对称 B.关于地轴对称
C.关于赤道对称 D.关于极点对称

下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或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相差15°。 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K点、L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

A.0°,0° B.23.5°,23.5°
C.0°,23.5° D.23.5°,0°

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因素 B.昼夜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下表是我国某地连续三个月21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北京时间)。读表,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
a月21日
b月21日
c月21日
日出
5:10
5:05
5:19
日落
19:05
19:20
19:15


从a月21日到c月21日期间(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向南移
B.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C.该地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c月
D.该地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短

许多地理现象的出现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下列现象不是出现在b月的是( )

A.江淮地区适逢梅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角马大规模南迁
C.华北平原正在收割小麦
D.南非好望角附近海域风大浪高

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两分两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是( )

A.甲和丁 B.乙和甲
C.乙和丙 D.丙和丁

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