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优秀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回答下列各题“一打就垮”和“不打自垮”都说明了
| A.必须提高国家的安全实力 | B.必须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
| C.必须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 | D.必须提高国家的文化竞争力 |
“一打就垮”与“不打自垮”相比较,杨院士告诉了我们
| A.要发展教育事业 | B.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 C.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D.要增强民族自尊心 |
人们常用“万物复苏”来描绘万物生长的春季,由春季还衍生出许多好词,如春暖花香、春意盎然等。这体现了()
| A.意识是对物质世界的复制 | 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 C.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为了形象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某著名哲学家举例说:“当我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这就是说,我能够看到、摸到它;如果我走出书房后说我的桌子是存在的,那就是说,如果我在我的书房里,我能够看到、摸到它。”下列论断与该哲学家的思想根本对立的是()
①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②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③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元素构成
④天下惟器,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 A.②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是指导我们有效改造世界的终极真理
③能增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④能为我国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知”与“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
| 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 | B.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 |
| 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 | D.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