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中,①是    ,   ⑦是      ,③是___;
(2)该化合物是由     个氨基酸失去了       分子水而形成的,
该化合物称         , 含            个肽键。
(3)该化合物有__________种氨基酸构成.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紫色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富含营养物质,如图。以洋葱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常用材料是_______。提取和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可选用_________作为实验材料。两个实验中所用材料均有颜色,色素的存在部位分别是___________,为防止绿叶中色素在研磨过程中被破坏,可加入少许_______。
(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装片制作的操作流程为:取材→解离→__ _→染色→制片,其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观察有丝分裂需找到______区,该部位细胞与管状叶细胞相比,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_。
(3)用浓度适宜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4℃)处理水培养的洋葱根尖(2N=16条)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
你提出此假设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某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试据图回答:
(1)该图代表高等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 [ ]、[14]大液泡等结构。
(2)非生物界的能量通过图中结构[]的作用后,才能进入生物界。
(3)结构5的名称是,它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下图所示的是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结构是[ ]__ __。
(2)与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
(3)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性。
(4)不同细胞细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决于细胞膜上的哪些结构?________(填写标号)。
(5)细胞膜的这种结构模型被称为________。

分析有关科学探究的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在青蒿素方面的研究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菊科植物青蒿中所含的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新型特效药。研究者做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如下。
【实验一】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实验结果】相关实验数据如表1和表2所示。

【实验二】生物工程合成青蒿素
为避免青蒿被过度采集,研究者采用生物工程的方法生产青蒿素。但直接从愈伤组织和细胞培养提取青蒿素的效果很不理想,因而采取如下图中①~④所示实验流程合成青蒿素。其中发根农杆菌具有Ri质粒,可促进青蒿愈伤组织生根。

(1)提取青蒿素应选取的最佳青蒿材料是 。据表1和表2分析,实验一的实验目的不包括 ()
A.不同生长期青蒿中的青蒿素含量
B.不同青蒿组织中的青蒿素含量
C.不同干燥方式对青蒿素提取的影响
D.不同日照时长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2)实验二图中青蒿组织培养通常用的培养基名称是 培养基。步骤③青蒿叶片组织加入抗生素的作用是
(3)据实验二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多选)
A.未分化的青蒿组织中青蒿素含量高 B.该实验是从青蒿根中提取青蒿素
C.Ri质粒转化青蒿属于微生物基因工程 D.利用此生物工程方法可大量生产青蒿素
【实验三】植物激素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
萘乙酸 (NAA)是最常用来调控发根生长及代谢中间产物形成的一种激素。研究者假设NAA能促进青蒿愈伤组织发根,并能提高青蒿发根后产生青蒿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NAA对青蒿组织发根和产生青蒿素的影响

组别
NAA浓度 (mg/L)
发根生长比
青蒿素含量 (mg/g)
A
0.025
34.457
0.080
B
0.050
33.500
0.166
C
0.100
29.400
0.128
D
0.250
15.813
0.000
E
0.500
13.059
0.000
F
0.750
8.706
0.000
G

27.101
1.480

(注:发根生长比指的是:收获时鲜重/接种量)




(4)实验三培养时影响青蒿素含量的可能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 (写出2种即可)。表6中①表示的数值是

(5)根据实验三结果,请画出发根生长比与NAA浓度的关系曲线图。

(6)由实验三可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的问题。
陈皮是一味传统的中草药,研究者从陈皮中分离出有益微生物,制成微生物制剂再应用于陈皮的生产,有助于陈皮的防腐与风味的维持。具体操作如下图,其中①~④表示过程。

(1)下图中过程③所用的接种方法是 ,过程④的目的是 ,所用的接种方法是 。整个操作过程均为无菌操作,所使用的器皿均灭过菌,其目的是
研究者从陈皮中共分离纯化得到23 株菌株,分别标为cp01—cp23,但没有分离纯化得到真菌。提取该23株菌株DNA,经过PCR技术扩增后电泳 (DNA在一定的电场力作用下,在凝胶中向正极泳动,DNA分子越大,泳动越慢),所得电泳图谱如下图,其中M表示已知不同分子量的DNA,比照其大小可以粗略估算样品DNA分子量的大小。

(2)据题意分析,图中的电泳方向是 (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图中用圆圈标出的DNA其分子量大小范围在 bp之间。
(3)已知同一类群的菌株电泳后DNA图谱一致,据图分析,该23株菌株共分 个类群。其中,与cp12属于同一类群的有
(4)陈皮样品中没有分离到真菌,可能的原因是 () (多选)

A.陈皮的处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B.该陈皮样品中可能没有真菌
C.陈皮能够抑制多种真菌的生长 D.陈皮中的细菌对真菌有抑制作用

E. 陈皮样品无法为真菌提供碳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