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六朝的“消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这里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折射出的历史现象分别是 ( )
| 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 |
| 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腐朽、理学盛行 |
| C.郡县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 |
| 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 |
《山乡巨变》中的亭面糊与老婆的一段对话,他老婆说:“搭帮共产党,好不容易分了几丘田,还没有作热,又要归公了。”他说:“这不叫归公,这叫入社。我问你,我们单干了一世,发财没有?还不是年年是个现路子,今年指望明年好,明年还是一件破棉袄。”这段话最有可能是什么时期的
| A.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
| C.文化大革命时期 | D.改革开放时期 |
下表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绘制。表中数据表明
| 年代 |
钢(吨) |
生铁(吨) |
煤(吨) |
锰矿石(吨) |
| 1935年 |
256565 |
787061 |
36091747 |
31400 |
| 1936年 |
414315 |
809996 |
39902985 |
43400 |
| 1937年 |
556347 |
958683 |
37230469 |
79187 |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显著
B.国家实现统一且社会稳定
C.国防工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D.列强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史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下列图片与之相对应的是( )
孔子日:“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
| A.省刑慎刑 | B.先礼后刑 |
| C.废除刑法 | D.刑罚得当 |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
| C.建立苏维埃政权 |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