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完成下列各题。
若四幅图中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若四幅图中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③>② |
关于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山区最适宜聚落发展,山区多是聚落密集区 |
| B.山区河谷中的聚落大多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
| C.在平原低地,要加高加固河堤,防御洪水 |
| D.古代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冲积平原上,主要是因为取水用水、交通方便及适合发展农业 |
山区的公路一般修成与等高线近似平行的“之”字形,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的影响
| A.气候 | B.河流分布 | C.植被 | D.地形 |
读图,回答问题。
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 |
B.向斜 形成的褶皱山 |
| 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 |
| 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 |
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M山地所示不同的是
| A.庐山 | B.喜马拉雅山 | C.华山 | D.泰山 |
常见的河流堆积地貌有
| A.河流阶地、大峡谷 | B.喀斯特地貌、陡崖 |
| C.河口三角洲、河漫滩平原 | D.角峰、U型冰川谷 |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问题。
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①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图中①所示地质构造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 A.褶皱山 | B.风蚀地貌 | C.河口三角洲 | D.低地或谷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