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域内部差异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东部季风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热量为基础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形成以水分为基础 |
C.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主要随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 |
D.三大自然区存在内部差异均以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
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以下关于三大自然区的人文差异正确的是
A.东部季风区从南向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 |
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是三大区域中最微弱的 |
C.青藏地区现在还处于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 |
D.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以种植业为主 |
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题。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 )
A.东北流向西南面 | B.东南流向西北 |
C.西南流向东北 | D.西北流向东南 |
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米 | B.550米 | C.385米 | D.632米 |
读下图回答题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区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 B.20日5时 | C.20日21时 | D.19日21时 |
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2270千米 | B.2070千米 | C.2570千米 | D.2670千米 |
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正午太阳高度大 | B.自转速度慢 | C.自转周期长 | D.白昼时间长 |
下图中的两条虚线,一条是晨昏线,另一条两侧大部分地区日期不同;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读图完成题。若图中的时间为7日和8日,甲地为
A.8日8时 | B.7日4时 | C.7日8时 | D.8日4时 |
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几内亚湾沿岸烈日当空 | B.安大略湖畔夕阳西下 |
C.澳大利亚东海岸夜幕深沉 | D.泰晤士河畔曙光初现 |
读2003年某日我国四地点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据此回答题。
地点 |
日出时间 |
日落时间 |
① |
7:18 |
16:48 |
② |
6:54 |
15:30 |
③ |
6:36 |
16:50 |
④ |
8:24 |
18:56 |
四点纬度排列由高到低是
A.②①③④ | B.④③②① | C.①②③④ | D.③②④① |
此时的地球位置可能是下图的
A.4位置 | B.2位置 | C.3位置 | D.1位置 |
③位于②的
A.东北方向 | B.东南方向 | C.西北方向 | D.西南方向 |
当晨昏圈与经线圈重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圈上的正午太阳高度为0 | B.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
C.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 D.地球公转的速度达到最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