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以上甲、乙两图,其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图,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图。判断依据为 ____ 。
(2)在甲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
(3)甲、乙两细胞相似的基本结构有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 性。
下图是基因型为RrYy的哺乳动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甲细胞中相关基因组成为____,该基因组成是发生了的结果。
(2)乙细胞分裂结束最终形成个成熟生殖细胞。
(3)图中含有染色单体的细胞是。
(4)由乙细胞分裂产生的丙细胞名称为。
(5)丙细胞分裂产生丁和戊两细胞,请画出戊细胞中染色体组成和相关基因。
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的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
(1)A组实验中脂肪颗粒被染成。
(2)B组实验中,如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经过层析后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
(3)C组实验中,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4)在做D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__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乙图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
①视野选择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5)染色体和染色质的相互转化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填细胞周期中的具体时期)。
为研究CO2浓度和矿质元素含量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结果如下表,请据此回答问题。
(1)题干中的适宜“条件”是指(至少两个)等。
(2)根据实验结果,施磷肥对的光合作用影响更大。磷被植物吸收后可用于合成(写两种)物质,以促进光合作用。
(3)中耕松土能促进根细胞的从而促进离子吸收。能否吸收某种矿质离子以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
(4)CO2浓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反应,如果将CO2浓度从355μmol·mol-1迅速提高到539μmol·mol-1,植物细胞中C5的浓度将,原因是。
(5)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示,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大田农业生产上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1项)。
下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置于一定的光照条件且温度为20c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2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绿色植物吸收的光能在光合作用中的转化途径是。
(2)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清水,重复上述实验,20min后,要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针筒的容量(填“需要”或“不需要”)调节。
(3)与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相比,用上述装置所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数值(偏高/偏低/不变1,原因是。
(4)若将图中的碳酸氢钠溶液换成等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在20℃、无光条件下30min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1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则该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_____mL/h。
(5)如果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其他条件不变,只增加光照强度,结果20min后针筒的容量也维持在0.6mL读数处。但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20min后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研究小组为了探究pH对人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请补充完整实验步骤:
(1),分别加入pH5.0、6.0、7.0、8.0、9.0的适宜浓度缓冲液5ml,再分别加入适当浓度的唾液稀释液1ml,摇匀。
(2)。
(3)将5支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中,保温时间相同且合适。
(4)取出试管,各加入现配的斐林试剂1ml,摇匀,
(5)观察各试管溶液的颜色,通过颜色深浅判断唾液淀粉酶作用的最适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