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团运动期间,一篇文章说:“夫中国外交之起,处于不得已而成互市(对外通商),其间丧师辱国,赔款割地,盖无约(条约)不损,无战不败,故其时通国君臣上下,以复仇为雪耻,以积愤思报怨,以下令逐客(驱逐外国人)为最快意,以闭关绝市为复见太平。其处势应变,虽曰非宜,其抗志负气,殆非无取(可取)。”该材料表明
①作者正确揭示了义和团运动的起因 ②义和团的斗争方式不当
③义和团反抗侵略的精神值得赞扬 ④作者有盲目排外的倾向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B.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 |
| C.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 D.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 |
当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悄然兴起的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历史的当事人或亲历者以及事件内幕的解密程度等因素。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发生 |
| B.“国家干预经济危机”的措施 |
| C.“美苏之间冷战”的五十年 |
| D.德国法西斯制造“奥斯维辛集中营”屠杀惨案 |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①德军袭击波兰②敦刻尔克撤退③法国投降④日本袭击珍珠⑤意大利投降⑥德军袭击苏联⑦诺曼底登陆⑧攻克柏林
| A.①②③⑥④⑤⑦⑧ | B.①④⑥②⑤③⑦⑧ |
|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 D.⑥④①②③⑤⑦⑧ |
关于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前国际形势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受到挑战,逐步崩溃 |
| B.世界大战的欧、亚策源地形成,局部战争开始 |
| C.全世界面临着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威胁 |
| D.法西斯同盟与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
1919年美、英、法、意、日在巴黎和会上()
| A.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战败国 |
| B.根据自身实力提出利益要求 |
| C.分得了战败国的殖民地 |
| D.赞同限制战胜国陆海军军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