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通货膨胀的说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全面、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
B.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鼓励老百姓消费 |
C.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等 |
D.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是导致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
《中国青年报》载文指出,法律是公民权利的保护神,“不侵犯权利”是社会宽容的底线。这种权利,正如霍姆斯所言:就好比我可以挥动拳头,但是绝不能碰到另一个人的鼻子。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
C.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
D.公民要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
2013年7月12日,《国际商报》报道,中国已经连续17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2013年上半年,共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发起3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金额高达20.9亿美元。这表明()
①我国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要反对贸易保护议,促进公平竞争
③需调整“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④企业要内外销并举,用“两条腿”走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②④ |
随着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收通行费政策的出台,选择自驾游的游客大幅增加。受此影响,以旅行社为龙头的传统运营模式受到挑战,而在线旅游服务商提供的网上订单式服务备受青睐。由此可见()
①游客的消费需求推动着旅游 业运营模式的创新
②游客的消费动向决定着旅游服务产品的推出
③游客的消费需求对旅游企业服务方式的转变起着导向作用
④游客消费方式的变化推动着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
B.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
C.生产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
D.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
假设2013年某国全社会商品的零售价格总额为200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5次,每件M商品的价格为10元。2014年该国生产M商品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25%,实际发行纸币60000亿元。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则2014年每件M商品的价格是( )
A.24元 | B.10元 | C.12元 | D.2 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