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图2是该生物一个细胞中的DNA含量随细胞分裂而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回答:
(1)上图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其中①细胞继续分裂可形成的细胞是_____。
(2)可表示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细胞图是_________。
(3)等位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分发生在_________ 所示的细胞中。
(4)图2中不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___。④在图2中对应的区间位于_____段。
下图表示组成细胞内几种重要有机物的元素、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a、b、d表示小分子物质,A、B、C、D表示大分子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D是__________,合成部位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
(2)B与C的不同主要是B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②为____________。a为___________。
(4)若A分子是由m个a分子组成的n条链,其中有q条环状链,则水解该物质需要水分子__________________个。
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体内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一种糖蛋白,可用于治疗肾衰性贫血等疾病。由于天然EP0来源极为有限,目前临床使用的红细胞生成素主要来自于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其简要生产流程如右图。请回答:
(1)图中①所指的是技术。
(2)图中②所指的物质是,③所指的物质是。
(3)培养重组CHO 细胞时,为便于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
(4)检测 rhEPO的体外活性需用抗rhEPO的单克隆抗体。分泌该单克隆抗体的细胞,可由rhEPO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
[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
葡萄发酵可产生葡萄酒,请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问题:
(1)利用葡萄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
(2)该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可分解_____,产生的终产物是____和_____。
(3)甲、乙、丙三位同学将葡萄榨成汁后分别装入相应的发酵瓶中,在温度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发酵,如图所示。发酵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均需排气一次。据图分析,甲和丙同学的操作有误,其中甲同学的错误是______,丙同学的错误是_______,上述发酵过程结束后,甲、乙、丙同学实际得到的发酵产品依次是__、__、__。
(4)在上述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假设乙同学的某一步骤操作错误导致发酵瓶瓶塞被冲开,该操作错误是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植物体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人员在不同的温度和空气不同的氧含量下,测定了一定大小的新鲜菠菜叶的二氧化碳释放量(表中为相对值),其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据其分析回答:
![]() ![]() 温度 |
0.1% |
1.0% |
3.0% |
10.0% |
20.0% |
40.0% |
3℃ |
6.2 |
3.6 |
1.2 |
4.4 |
5.4 |
5.3 |
10℃ |
31.2 |
53.7 |
5.9 |
21.5 |
33.6 |
32.6 |
20℃ |
46.4 |
35.2 |
6.4 |
38.9 |
65.5 |
67.2 |
30℃ |
59.8 |
21.4 |
8.8 |
56.6 |
100 |
102 |
40℃ |
48.2 |
17.3 |
7.1 |
42.4 |
74.2 |
73.5 |
(1)为了能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应特别注意的实验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人员在对数据分析时,发现在温度、氧含量分别为 的条件下所测数据最可能是错误的。
(3)图中数据反映出当氧含量从20%上升到40%时,植物的呼吸强度一般
。其原因。
(4)就图中数据分析,蔬菜长期贮藏的最佳环境控制条件是 。
此条件下植物细胞内二氧化碳的产生场所是。
请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及结果,回答问题:
处理 |
结果 |
|
a |
①材料置于0.3g/mL蔗糖溶液中 |
①发生质壁分离 |
②然后将材料移到蒸馏水中 |
②质壁分离复原 |
|
b |
③材料置于0.6g/mL蔗糖溶液中 |
③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
④然后移到蒸馏水中 |
④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
|
c |
⑤材料置于7%的尿素溶液中 |
⑤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后渐渐复原 |
d |
⑥材料放入100℃热水中3分钟取出重复a实验 |
⑥未发生质壁分离 |
①洋葱表皮细胞在a、b、c三组实验中均发生质壁分离现象,除均存在中央液泡外,其结构上的原因还有。
② a组实验的原理是。
③出现b、d组实验现象共同的原因是。
④ c组实验结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