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田庄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名日本人在福州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2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军机处设置,标志着我国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设立军机处的是

著名历史学家雷颐在谈及民族主义时说:“一个正义的运动,只有情感是不够的,民族主义也一样。没有理性的指导和束缚,就很容易被各式各样的人所利用。”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之印,押正(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A.宰相权力的分割 B.皇帝 权力的加强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宰相权力的加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