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而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铁农具、牛耕的推广 ②水利工程技术的进步 ③社会秩序的稳定 ④田庄经济的发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图是份售书广告,其中有可能在戊戌变法期间成为畅销书的是
A.①⑤ | B.②④ | C.③⑤ | D.①③ |
对《大日本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①带有浓厚的封建性 ②是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③三权分立,议会、内阁和法院独立行使权力 ④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参政权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在1876年世博会上,日本馆大于中国馆,且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定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直接目的是
A.满足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生活需要 |
B.适应明治维新后工业革命的进行 |
C.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
D.发展军事工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 |
1872年日本政府发布告谕:“苟有国则有兵备,有兵备则人民不得不各就其役。”这最能说明
A.日本实行义务兵役制 | B.日本实行募兵制 |
C.日本以武士道精神来教育熏陶军队 | D.日本积极准备对外扩张 |
19世纪中叶,日本出现了新兴地主,这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引起社会关系的变化 | B.日本封建统治危机加剧 |
C.日本封建社会日益解体 | D.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